|
|
|
庆祝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30周年 ——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推长篇报道送成绩单 |
作者:admin 日期:2019/9/1 11:13:23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庆祝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30周年 ——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推长篇报道送成绩单
云南省民族学会1989年9月1日成立合影
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云南省民族学会也于2019年9月1日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 这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下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悦,也是我省25个少数民族倍感亲切自豪的日子。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和其他各研究委员会一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云南省民族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祝福!祝福云南省民族学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进展和辉煌业绩!祝福各兄弟委员会在省民族学会的领导下一天更比一天好!与此同时,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和帮助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成立、成长、进步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各位布依族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领导下,也走过了23年的风雨历程,并取得了令人骄艳的成绩,可谓是又双叒叕!从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民日报》社采访学会老会长郭大烈
一、努力学习做政治上清醒的班子 本研究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领导班子就一直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恼,拥护改革开放,做一个头恼清醒的人。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在法律法规以及民族政策的规定范围内开展工作。积极参加省民族学会组织的各类、各时期的时势政治学习,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等,特别是积极参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学习讨论,学习后每个班子成员将所学到的知识都写成体会文章,刊发于《中华布依网》官网上,如《新形势 新征程 再谱发展新篇章》《凝聚人心的核心智慧》《党的领导是全面的、深入的、具体的》等等,以达到带头和引领本民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目的。政治上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争做社会主义的新人,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排头兵和民族文化大观园的传承人。
二、牢记使命研究硕果又双叒叕 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后,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布依学研究,把“团结广大布依族专家、学者、同胞研究布依族的文化传承、布依历史、经济发展、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典籍、风俗民情等”作为研究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来完成。 23年来,本研究会领导班子及会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发表布依族论文200多篇,交流优秀论文14篇。2006年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一书,该书辑录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70多篇。从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系统地对布依族历史与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该书的出版既是云南省布依学文化的研究,也是全国布依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向国际人类学及民族学第十六届联合大会之际。编辑出版60万字的中国布依族首部带乐谱的云南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化》一书。
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新当选会长的郭秀文(女,前排红衣者),带领工作队到少数民族地区调研。
2009年后又由布依有关专家人士撰写编辑出版了《中国布依族古百越文字调查及研究》《史前时代布依族及侗泰语族先民探索》《布依族与夏文化》《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布依族民间音乐文化》《当代布依族简史》《布依学研究》《云南河口布依族文化》《马关县布依族志》《罗平布依族文化》《巧家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等书刊。其中《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一书获全国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优秀论著一等奖,《布依族民间音乐文化》获全国布依族优秀论著二等奖。同时还先后创作布依族颂党诗、民歌、酒歌、情歌、书展绘画等上千首和千幅篇。通过这些论著和文化的发表,对加强布依文化的研究、传承、保护、交流、搜集、整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由布依人士最新创作70多万字的“中华民族(布依)大型文学史诗《花米饭》”和编著出版56万多字的另外一本古文书籍。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30周年献上了宝贵的一份厚礼。
三、建平台为宣传布依文化添光彩 (一)办报 2002年,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布依文化,报道国内外有关布依族研究动态和成果,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报《越人歌》,开设了“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文字、新越人”等栏目。通过大家的努力《越人歌》报共出了12期,已成为布依人民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布依文化、布依风情的渠道,得到社会和布依同胞的认可和肯定。 2013年,根据部分会员提议,大家讨论。将原来8个版面的《越人歌》报纸改版为《布依之声》报纸,先后出版了两期。
(二)办杂志 2015年第五届换届以后,经新一届领导班子商议,决定扩大会刊容量,以便顺应时代需求,又将原来8个版面的《布依之声》报改为大16开64页的《布依文化》杂志年刊,比原来的《布依之声》报纸内容更多,容量更大,宣传更广,让更多的作者、读者加入进来。杂志设“新闻资讯、文化论坛、人物访谈、民族风情”等栏目。《布依文化》三年时间出版了 3期,共刊载新闻、论文、民间故事、诗歌散文等文章80多篇共40万字。3期共印刷发行5000册。赠送到民宗委、省民族学会等省级相关部门,赠送到省内各相关县布依学研究委员会,赠送到贵州、北京、武汉等全国有布依族学会的地方,得到各地布依同胞的赞扬。
(三)办《中华布依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与时俱进,经长时间酝酿、准备、协调,克服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溃乏等困难,努力创办了属于本民族自己的网站《中华布依网》官网。值得肯定的是此网站的开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王定才从提议组建到平常维护管理、撰写、编辑、更新维护、技术力量支持、经费不足等方面一直默默无私地奉献和努力。为网站注入了许多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劳动。《中华布依网》官网的开通为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做了一件大事、好事,受到了布依同胞的广泛认可和兄弟民族的赞赏,并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网站开通后,先后有人民网、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网、民族时报等等多家国内国外媒体转载、转发《中华布依网》的信息。三年来网站运行情况正常。随着网站的开通,对宣传广大布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对国内外布依同胞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为推动云南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部分班子成员
四、同心协力为布依族同胞献爱心 2015年“六月六”,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得知在云南省巧家县有一对布依同胞姐弟正演绎着姐姐为弟弟无偿捐肾的事后,人人深受姐姐和弟弟的大爱之举所感动。便向大家发出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爱心倡议:“一人向隅满坐不安,济贫扶危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美德,也是布依同胞的共同美德。作为布依人决不能对‘义’视而不见。为了同胞的人间大爱,为了帮助姐弟渡过难关,希望大家伸出友爱之手,为姐弟两献上一份爱心。倡议善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滴水将汇聚成河,小博将变成大爱……”通过大家的行动,现场捐款13165元,并当场交由巧家县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转交级姐弟俩。此举受到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社会热议。会后,学会班子成员还前往医院进行望慰问。2015年省民族学会会长郭大烈在年终总结会上,专门用一段话对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的捐款活动进行了讲述和表彰。目前姐弟俩已康复并过上正常人生活。
五、多方呼吁为布依村寨谏言铺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的目标。针对昭通地区巧家县蒙姑镇拖坑村布依村寨地处偏僻的实情。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班子成员根据云南省统战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切实贯彻实施统战工作。积极参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为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建言献策。 昭通地区巧家县每年税收仅有两亿多元,属于贫困地区中的贫困县,而蒙姑镇拖坑村布依寨又是贫困县中的典型的贫困村寨。该村寨距巧家县以南50公里处,其中,30公里为国道一级路面,另外20公里是九曲十八湾的原始泥土老路。这20多公里路程从峡谷开始过高山再下到村寨,汽车都要行走2个多小时。但这里蓝天白云,远山含黛,传说中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就躲于此山峡之中。山峡以青绿为主,自然生态环境及风光优美,每到夏季就成了花荟的海洋,特别是山体高耸入云,山势雄伟壮观,即使云贵高原也难得一见。可以说此布依村寨占尽了旅游的天时地利和民族风情。这里有特色五彩花米饭,还有能歌善舞的布依民族文化,适宜作乡村旅游。村寨在政府的帮助下,已开发建设了文化广场,用于每年布依族“六月六”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但受交通条件限制,特别是这20公里的交通要道窄小、泥泞、坑凹、砂土、坡陡、弯多、峰崄等成为阻隔私家车前往的瓶颈,必须乘山地越野汽车才能前往。因此,平常前往人员稀少,大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班子成员主动作为,受邀深入实际考察,及时写出调研报告。从落实省统战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落实中央民族会议精神入手,向统战部门、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及时反映情况、递交报告、建言献策。分析修建这条公路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讲实情、讲事实,通过与多方部门沟通,上下共同努力。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这条企盼已久的硬化路、民心工程于2017年3月顺利建成通车,给当地布依儿女带去了福音,也为沿线各民族村寨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和旅游致富路。目前,该村提前甩掉贫困帽,成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示范村。
六、锐意创新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心灵在呼唤。作为云南布依民族的带头羊,不能只停留在原地不动,而应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奋蹄及追。 (一)创建《中华布依网》 前面我们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叙述《中华布依网》的建设,而现在是从改革创新的角度来讲述。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的指示精神,布依学研究会于2017年7月创办了《中华布依网》官网。这是一个民族的跨越、思想的腾飞、时代的见证,没有勇创意识是做不出来的。一个社会是这样,一个民族同样是这样,没有创新,千篇一律,多年不变,那就是一种灾难。因此,布依学研究会在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不具备办网站的情况下,通过大家的的努力,硬是闯出一条新路成功开办了《中华布依网》官方网站。这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是极奇少见的。通过《中华布依网》官网平台的开通,使布依人拉近了与世界、与未来、与前沿的距离,为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和布依文化的宣传、民族文化的推广、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陶冶群众情操等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布依传统水稻节 布依族是一个水稻民族。这是通过历史证明明和广泛承认、社会认可、群众点头的事情,但却没有一个节日反映自己的优秀文化。因此,2019年经提议讨论后,决定将原先的布依族“六月六”节日改为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水稻节前面为什么要加传统二字?这是要区别于后期的各种新型水稻,如“野生水稻、杂交水稻、转基因水稻”等。项目提出来后,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开展了“六月六·传统水稻节”活动后,得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云南日报、云南日报客户端、云南网、民族时报、云南民族网、云南民族宗教网、城市民族网、云南民族旅游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国内国外媒体的转播和广泛响应宣传。各地布依同胞也积极参加传统水稻节活动。
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秀文在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活动仪式上致辞
除了自身开展好活动外,还应邀参加各地举行的 “三月三祭山节” “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和七月间的“头蛇节”等节日。既做一个有开拓精神的民族研究会,又争当一个民族团结示范区的领头羊。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会长韦光文在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活动仪式上致欢迎辞
水稻节的由来: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都是过着狩猎、捕捞、打摘野果和盲种盲耕的生活,日子相当清苦。为了破解难题,一个布依长者向山里要“发明”,这个长者叫盘果。后来盘果老人漫漫地从山间里发现了野生谷蕙,通过这种野生谷蕙的培植,种成了旱谷。由于旱谷产量低不够多子多福的布依后代吃。盘果老人又通过不断的试验,将不同的惠谷转移到水田里种植,并获得了成功,田亩产量不断增收,为广大布依人解决了粮食生产和有吃有存的问题。此后,人们便将这一水产稻谷传承了下来,并称为水稻。后来有一天,也就是在农历六月初六的这一天,盘果老人转世,并殂谢在田间里。为了纪念盘果老人对水稻的发明和传承水稻的贡献。布依子孙便在这一天杀猪宰鸭到田间地头对盘果老人进行祭祀和纪念,祈祷田间地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四季丰收!并祝福盘果老人安享太岁、亘古永存、流芳永世!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后来这些纪念活动漫漫地演变成一种民族民间的文化节日,千万年来都是如此。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1981年6月11日的这一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将“六月六”这一天定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王定才宣读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的由来
(三)创新干部推荐 一个民族能不能前进?除了重不重视教育,还有就是有没有机会锻炼。这个机会来自各方各面,其中干部的使用就是锻炼的机会之一。 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一向注重干部的锻炼,特别是第五届领导班子换届后,就把推荐干部的使用作为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的一项创新举措来抓。在分批推荐完成布依族厅级干部人选考察上报的同时,于2011年5月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根据云南省办公厅印发[2009]21号文件,要“巩固人口5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都有一名以上干部担任省级机关厅级领导干部成果”的指示精神。云南省布依族当年在职的干部中,没有一个副厅以上的领导干部。为落实文件精神,填补布依族厅级干部任职断档的空缺,研究会班子组织人员先后赴红河州、云天化、云南省文联等地对符合选拔的对象进行考察,并撰写干部考察报告将四名符合条件的布依族处级领导上报到云南省委组织部及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此同时,利用平时下地州县布依村寨调研活动的机会,注重了解本民族带头人情况,本着对布依族和组织负责的精神,对表现优异的布依干部,主动与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推荐使用布依族干部。
七、风雨兼程,为布依事业尽职尽责 23年来,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将有限的精力和资金用在一个个的刀刃上,尽职尽责做好份内之事。多年来,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办好节日、按时选举,开展研究、弘扬文化、探视同胞、捐资助学、建言献策、调解纠纷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各地布依同胞的尊重,受到省民族学会表彰及兄弟学会好评。 (一)调解纠纷 1998年下旬,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乃革村(布依村)全体村民因建设鲁布革电站占用全村耕地赔偿不到位及安置不合理等问题。作为平常性格温和、忍辱力强的布依民族,为了维护合法利益、得到合理赔偿,想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便组织人员去找县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由于双方就所涉及的问题、条件未达成共识,使事态发展到县里的相关部门动用公安、武警等部门进村抓人,双方发生冲突,部分村民被打伤住院。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得知情况后,将此事作为当时的头等大事,立即组织人员赶赴实地调查,了解实情,随即毫不犹䂊地将调查材料整理上报给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民委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将此事提升到民族团结的高度,批示要求民委信访部门尽快与曲靖市、罗平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限时将调查处理结果报省民委。最后,罗平县委、县政府作出对分管县公检法的副县长行政记大过处分,县移民办主任开除公职;乃革村党支部书记及村会计免职等决定,由于问题发现及时,处理措施得当,事态很快得到平息。
(二)捐资助学 2003年1月25日,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布依爱心基金会》拟制章程,发出献爱心倡议书,旨在集资助学,扶贫帮困。爱心基金会成立后多次帮助本民族有志青年走进大学校园圆了读书梦、大学梦、人生梦。如资助考上大学的罗平贫困学生刘芬等。 (三)展示文化 2004年7月10日,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派,制作展板首次参加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周宣传活动。展板制作突出特色,设计巧妙、图文并茂,大气生动,文化味浓,受到省社科院的好评。 (四)学术研讨 学会按照省民族学会的统一部署,撰写人类发展学术文章参加在昆明举行的《世界人类学术大会》,与国际人类学专家、学者面对面共同交流、探讨人类发展足迹。2018年积极参加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民族学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积极发言,为维护中缅边境稳定、中缅边境民族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六)翻译布依文字 积极参与省委宣传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使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学会与云南音像出版社共同协作,将布依族神话创世文学“力戛撑天”翻译为布依文字,并配音成布依语走进学校,进入课堂。 (七)成立中心 2018年5月23日,为布依学研究委员会长远规划和发展需要,经研究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了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艺术研发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
八、助力各地为布依文化展风姿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头蛇节等,都是各地布依同胞的盛事。为帮助大家过节每一个节,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都要尽力前去参加。 一是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参加各地过节就是最好的一次学习的机会;
二是起到相到交流结交感情的作用。平时大家都没有时间相聚,通过过节,大家聚在一起看热闹,相互交通交流思想,讨论相关事项,既解决问题,又增进大家的感情; 三是起到鼓劲、鼓舞和助力各地开展好布依传统节日的作用。有了大家的支持协作,特别是得到了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的指导,各地的布依风情展示起来了。因此,每当河口、马关过四月八;巧家、东川小新村过六月六;东川新小厂坪村过七月头蛇节等都尽量参加。从而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带动了地方以节促游的开展,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
九、扬帆起航为布依跨越多助力 2018年布依族三月三,正是罗平县鲁布革小三峡旅游风景区“布依号”游轮启航的新日子。为此,学会利用《中华布依网》大力为布依号鼓劲宣传,为他们带去跨越发展的福音。 “布依号”不是调、不是号,是罗平县鲁布革小三峡风景区(布依族移民企业)自己出资820多万元打造的一艘大型客轮。它的启航结束了民族企业小打小闹的历史、结束了滇东无大型客轮的历史、结束了民族旅游上不了档次的历史。 通过《中华布依网》的大力宣传,为“布依号”和罗平小三峡的旅游宣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收到效好的效果。一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往罗平鲁布革三峡风景区乘坐大型客轮尝鲜。
2018年3月6日上午,正当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之际。云南省罗平县长底布依族自治乡坡脚村迎来了一大喜讯,即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这是布依村寨惟一获此殊荣的村寨,并同时在该村举行“全国文明村”揭牌仪式。 坡脚布依村寨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开创了良好的新局面。1992年和1998年两次被中共罗平县委、罗平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村”;2002年被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创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2003年被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村”;2005年被司法部门列为“普法示范村”;2009年被曲靖市妇联命名为曲靖市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2015年8月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被云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卫生村”;2017年11月1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了坡脚布依村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这标志着坡脚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村。今天的坡脚村,村民富裕、关系和谐、村容整洁,娱乐休闲设施齐全,文化设施配套,居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村庄处处呈现出安定祥和、繁荣发展的新景象。
布依坡脚村党支部书记李孝春表示,成绩是动力,更是压力;荣誉是鼓励,也是考验。取得“全国文明村”称号,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村两委将在新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做到“文明作引领、群众得实惠”,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委托布依学研究会文化研发中心对该村进行长期民族工作指导和鼓励,并利用媒体力量《中华布依网》等第一时间为第一文明村吹风鼓劲,推动布依文明村不断向前跨越的步伐。
十、击鼓鸣锣为布依文化再吹号角 时间不等人,事情不等人,时代不等人,这是人人的共识。社会的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着对民族负责的精神,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不断击鼓鸣锣,对布依事业不断鞭策,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多给予鼓励,为布依事业不断注入心机与热血。 (一)布依服饰进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布依服饰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青年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孩子们也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的衣着和娱乐方式上,布依民族服饰的传承后继乏力。为弘扬布依民族文化,传承和展示布依服饰特色。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研发中心结合罗平县长底乡布依族完全中心小学特点,拟将布依服饰文化推进校园。通过协商沟通,长底乡中心完小在上级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要求从老师开始,人人穿布依服饰进校园,并把布依服饰作为学生的校服来打造。通过试穿后,更加突出了学校的民族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和师生、家长的好评。
为了让布依服饰文化的传承更贴近学校生活,展示原生态民族特色。学校还组织艺术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增强对布依服饰文化的了解。编制衣着方案、制度,制作内容完整、直观的图片及解说,使布依服饰的传承机制逐渐完善。 (二)布依语转型课堂 “你来自哪里?我们在这儿等你。要在学校里好好读书……”等用民族语言相互交流的话语,在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完小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也留住了民族的乡愁。 布依族语言是布依族相互交往的重要工具,是布依人思想表达的符号,是布依族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一共有80多种语言,这80多种语言中,有很多已经濒临消失。
为吸取经验教训,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研发中心大力推动布依语进校园。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布依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而据专家近一个时期的研究表明,布依族不仅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而且历史悠久。特别是2008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布依文古籍被国家确认为“国宝”后,布依族被正式承认为中国17个具有自己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上,贵州选送的水族和布依族古文字首次进入“中华字库”。为了传承布依语言,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邀请布依专家、艺人走进学校,把布依民族语言的传承工作引入课堂。 活动在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的语文课堂中拉开序幕,课堂上,学校邀请长底本地的民间专家艺人等为课堂班级师生教授布依语言日常口语。首次为学校师生献上了独具特色的布依语言艺术大餐。 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创办于1942年。1988年长底布依族乡成立后更名为长底中心完小。1998年12月由上海有线电视台捐资扩建,于2000年2月28日正式落成挂牌命名为长底乡上海有视希望小学。2016年9月因上海电视台已撤并,学校便重新更名为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835人,少数民族学生335人,其中布依族282人。校园占地面积6288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300平方米。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女教师22人,布依族教师22人。教师学历合格事100% ,师生比1/16。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3人,二级教师23人,三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23人,中师学历6人。
为了传承好布依语言,学校大力鼓励学生说布依语、唱布依歌、讲布依故事、吹布依木叶表演、着布依服饰、弹布依月琴、跳布依舞蹈,并把布依族健美操作为学校的课间操来打造。使布依语言较好地融入到学校的正常工作之中。从而既丰富了学校的文化教育内容、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为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为地方民族旅游增添了光彩,起到直接为罗平旅游业服务的作用。 (三)布依剌绣再传校园 剌绣,在布依话里称为谷绣,是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一个又一个的传统纺织工艺,是布依族女孩必须学会的手艺。在布依地区男青年往往以此作为选择配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妇女显示其智慧聪明、心灵手巧、富于创造的具体体现。所绣织的种类有“贵高作、贵杂玛母、贵独粑、贵银钩、万字海、银钩闹老”等几十种。图案多为房舍楼阁、鱼虾龙蛇、河流船帆、飞禽走兽、花草林木、山水田园等,也有人物描画和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整个图面精细别致、古朴典雅。可用作服饰、帐檐门帘、桌布、被面、背带、头帕、荷包、挂包、鞋面、手帕等装饰。为较好地将这些布依文化传承给后人,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研发中心大力推动剌绣进校园。
2018年3月以后,罗平长底布依族乡完小邀请布依族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民间剌绣传艺,让布依刺绣特色文化走进课堂,并用每天最后一节课进行民族民间技艺传习。通过演示、体验等形式向学校师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刺绣的魅力。 在传承活动中,绣娘们还为学生和老师介绍了有关布依刺绣的故事。然后边讲故事边带领大家学起了刺绣。只见一双双巧手,一根根绣花针,引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在一面面丝绸布上穿针走线绣香包、挂件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 布依刺绣进校园,旨在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布依刺绣文化。这既是长辈的责任,也是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和各个布依学会的责任。让小孩从小和从小学就让他们学到民间工艺和对民族工艺的了解体会。能较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长大后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校不仅传承了布依语言、布依服饰、布依剌绣,还同步传承布依歌舞、布依体育、布依孝道等多种文化……
由于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又彰显了学校的个性特色。使学校班子内部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全方位树立了“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仪表端庄、教书育人”的教风,实现了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学校1999年被县评为“先进集体”;2001年被县政府评为“文明学校”;多次获县“交通安全宣传月小学生知识竞赛组织奖”;2002年被县里评为“文明单位”、县“创建安全校区先进集体”、“综合考核一二等奖”;2009年学校科技实践活动“变废为宝”获省级一等奖。此外,学校还多次在县、乡组织的多种竞赛活动中获奖。 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逐年稳步提高,在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自2002年至今,学校共有9位教师获县里表彰,20位教师获乡表彰,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这三率分别为99.8%, 99.4%, 99.7% 。
十一、为推动老区旅游做贡献 2019年6月27日,在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一行专程来到了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中共罗盘地委旧址、钟山乡滇桂黔边纵罗盘支队司令部旧址、中共罗盘地下党干部培训班旧址、中共罗盘地委钟山革命烈士英名园、钟山“送郎参军”雕像前、钟山头道子口革命战斗遗址、百年永康桥等地开展党建活动,重温英雄历史、重走英雄之路、重访英雄之魂、“重载”英名之册等。每到一处,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中心都与同行和四面八方前来开展党建和祭奠活动的人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蓝、一道驻足观看、聆听讲解、记录史料。每每听到、看到、触摸到英魂的壮举,无不为前辈们的大义凛然和勇壮之举所感动,纷纷拿出相机咔咔嚓嚓和录相,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
到布依村寨走钟山(罗平县钟山乡),一方面是为重访红军路而来;一方面也是为探寻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研究布依文化而来,因为在中共罗盘地委旧址和滇桂黔边纵罗盘司令部的英雄名册上,有着许多布依族人的英雄足迹,如李家琳、李家齐、王应忠、熊云汉、熊秀芬(受胡耀邦总书记接见的女副县长)以及在1950年7月就受到毛主席接见并赠送了一支半自动步枪的布依族民兵支队长等,非常有必要到此一探布依史; 第三个重要的因素是作为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应“中共罗平县钟山乡党委政府、曲靖市洞经音乐协会主办、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文化艺术研发中心以及经济发展中心、云南百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曲靖市音乐家协会艺术创作中心承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探寻老区发展’和‘非遗文化走进革命老区罗平钟山文艺演出活动’”的邀请而来。来学习、来探访、来交流、来研究,更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为红色钟山乡布依人做点什么事?
钟山是红色文化之乡,也是大半个布依之乡。近年来在钟山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民紧紧抓住罗平县实施全域旅游的大好时机,全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红色旅游名乡名镇,规划构建云南红色经济新高地,西南著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滇桂黔边敌后根据地。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丛林游击战红色文化体验核心区;西南避暑、休闲、养生、度假胜地和布依族风情、民俗体验区;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户外运动为核心功能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让游客互动参与,让游客流连忘返,让游客成为钟山的远亲近朋。 走进远亲近朋,参加“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探寻老区发展”和“非遗文化传承”的活动,第一站便是向英烈敬献花圈,只看到一路走来,前排两个青年手持花圈,在守护人的带领下,慢步走向纪念碑走去,后面的人各自手持菊花紧跟其后。来到纪念碑前,除了开展向英烈鞠躬敬礼、敬献花圈、花束外,还在纪念碑前举行党员宣誓。完了,又来到英烈陈列室聆听讲解员讲解英雄的故事……
第二站便是到地下党中共盘州地委旧址参观演出。演出是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洞经音乐形式来打造的,所有节目必须是红色、经典、非遗传承、积极向上、感染力强的节目,除了洞经音乐、洞经舞蹈《万泉河水》《山坡羊》《水龙吟》《看姑娘》《映山红》《党啊!我亲爱的妈妈》《猪八戒背媳妇》《将军令》《红姗瑚》《二贵摔跤》外,还有钟山乡小学选派来的节目《红军颂》《红星闪闪》和当地布依族歌王刘勇用布依语演唱的歌曲《最美的歌儿献给妈妈》《共筑中国梦》以及我国第一批非遗舞蹈《烟盒舞》等。每当看完他们的演出,又使人感到一身身的震撼…… 走完革命老区,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一行与钟山乡政府一起又来到罗平鲁布革三峡旅游风景区继续唱响红色洞经音乐和传承布依文化。在新投入使用的“布依号”客轮上,一曲曲美妙动听的红歌响起,就是带领人们走向红色钟山旅游步伐……
参观完、演出完,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一行又应邀参加钟山乡党委、政府举办的“钟山乡红色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会上,5位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的领导与其他人士一道为钟山乡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发展思路,受到了乡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赞扬。研讨会结束时,由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向钟山乡人民政府和鲁布革居委会授予“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会文化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基地”“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基地”扁牌;由曲靖市洞经音乐协会向钟山乡人民政府授予曲靖市洞经音乐协会非遗传承基地扁牌;由云南百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钟山乡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百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红色文化产业研发基地扁牌。相信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钟山乡未来的红色文化、红色经济、洞经音乐、非遗传承等产业会像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好、越长越快、越发越多……
列出一串串、一兜兜、一件件的硕果,一桩桩的业绩凝聚眼前,也凝聚着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文化研发中心(含经济发展中心)和各地布依同胞的心血,成就了许多布依人的梦想。 时间有情又无情,历史不断地流逝,时代不断地前行。云南省民族学会走过30周年和布依学研究委员会走过23年的历程弹指一挥间。在新时代民族文化自信的主导下。今年又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喜上加喜同时,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将与大家一道,踏着时代的音符,舞动自信的芬芳,沿着壮丽的凯歌,努力与大家前行,不忘初心,鲁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让我们一同祝愿祖国的未来更加强大!祝愿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祝愿各族人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图文/典 导 徐 赋 刘崇刚 向忠俊 编审/李倩云 石祖清
《中华布依网》官网投稿和联系方式:
QQ 728814981 邮箱728814981@qq.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二微码,当代大型长篇小说《凤凰折翰》(影视题材)提醒您关注、复印转发。常点击识别二微码可直接打开第一时间了解官方消息。
|